基本上『正確求籤•自行解籤』是我們建議的最佳策略,因為如果寺廟無意妥善輔導信眾正確求籤,當然也已經不在乎信眾有沒有求對籤詩,連帶也不會有意願要求籤詩解讀的素質,這是非常合理的推論。
隨便舉一個例子,很多寺院宮廟籤筒過寬,翻動籤條後不會有少數籤詩突出的現象,這是造成正確求籤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因為標準的求籤是抽取翻動籤條後最突出的一支求問是否以此籤為準。結果沒有採用較小的籤桶,而改請信眾以一聖杯求籤
以減少求籤信眾壅塞現象。這種『頭痛醫腳』的行為,導致信眾無法從籤詩獲得有效決策,使求籤淪為單純的機率問題,就好像我們看網路上的討論區的網友所說:『這就是您和這支籤有緣。』,真是讓人心酸,神明應該也有同感。
神意的下達不是『因為信眾和某籤有緣』的單純機率問題,信眾也大多不是專業的宗教人士,求籤過程中,信眾掌握的部分越少,神意的介入就越充分,求籤的準確度就自然相對提高(是會大幅有效提高的),一聖杯和三聖杯的差異就在這裡,畢竟信眾要自行『做』出連續三聖杯難度較高,神明要讓信眾得不到連續三聖杯也比較容易(神意容易介入使信眾不會求錯籤)。
抽取最突出的一支籤條也是信眾難以人力介入的的一個環節
求籤的品質,就是隱藏在這些神意可以介入的細節裡
上香時看到有人取籤時用力搖動筒中籤支,想必是一直無法求得聖茭(此寺在籤櫃上註明以一聖茭為準)。
其實,這樣用力搖動,神明就無法帶您取籤。取籤時,閉目,手在緩慢籤支上游移,覺得適當就可以取起一撮籤支,然後漸漸鬆手讓籤支掉落,留下的最後一支(或兩支)就可以求問(籤詩網主張以三聖茭為準),此時再張開眼睛看取得第幾籤,這是朋友的心得建議,我們試過兩次,分別在第七支、第一支求得三聖茭確認,確實大幅減少求籤時間,所以在此公告週知。
為什麼要閉目,因為這樣連同求籤者本人在內的人為干擾最少,人為干擾少,神明就容易介入協助取籤。在香港,信徒都是搖動小籤筒,掉下的第一支籤就是聖意所賜,不需要再聖茭確認;在日本則是用有一個小孔的密封籤筒(如右圖: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籤筒),信徒
將籤筒朝下方搖動,籤支會從小孔掉出來,無需聖茭確認(日本佛教、神道教寺廟沒有茭杯,神道教一樣也有籤詩,只是未必採用漢詩一百籤)。至於像日本這樣求籤準嗎?我們在東京淺草觀音寺求過兩籤,都是精確應驗。
神明會帶您取籤,所以籤支是神器,求籤時請注意雙手保持潔淨,恭敬的取出看看可以,不要隨意抓玩。有兩個籤筒的寺廟,最好只留一個,或是使用不同種類的籤筒,以避免信眾從甲籤筒取籤,卻放到乙籤筒(信眾會慌張迷糊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也是這樣)。最好以後有專業籤支/籤筒製造商訂出規格,以便缺漏籤支可以再製補充。
對了,坊間有求籤需等一分鐘的說法,因為神明要查資料,其實從前神明查資料大多只需三十秒,不過近幾個月來發現
速度變慢了,偶而要甚至要等二十分鐘以上,所以一分鐘原則已經不適用,這也是籤詩網要公告周知的。
寺廟向信眾公佈、提示求籤原則前,也應該與寺廟內神明進行溝通及實際測試(這要交由對籤詩有豐富靈驗經驗的人士來做),而非單單以寺廟環境空間及秩序考量,而不顧及到求籤品質。
籤詩網 2007.9.22 更新 |